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院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发文揭示肠道菌群调控应激易感性的机制

发布者:张进强 发布时间:2023-11-24 浏览次数:

 

抑郁症是由基因、社会环境、心理和生理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引发的一种精神类疾病。应激(Stress)暴露是触发或加重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积极参与了机体对应激的响应以及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然而,肠道菌群参与调控应激易感性的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我院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杂志(中科院医学一区Top,IF=15.1)上合作发表了题为“Priming of microglia with dysfunctional gut microbiota impairs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and fosters stress vulnerability of mice”的研究论文。该文揭示了抑郁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会诱导海马齿状回区域的小胶质细胞处于“易激惹(Priming)”状态,进而降低小胶质细胞对应激/免疫刺激的响应阈值,这一变化会夸大小胶质细胞对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损伤。该研究初步揭示了肠道菌群参与调节应激易损性的机理,并为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和新策略。我院青年教师张进强副教授为该论文的最后通讯作者。

图1论文快照

论文导读

首先,研究团队通过16S rRNA测序法比较了正常小鼠和抑郁小鼠粪便里的肠道菌群,发现抑郁小鼠肠道菌群与正常小鼠存在显著差异(如图1所示)。

图1抑郁小鼠肠道菌群发生紊乱

随后,研究团队将抑郁小鼠的粪便移植到正常小鼠中,发现接受肠道菌群移植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域的小胶质细胞处于“priming”状态,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样行为。接受抑郁小鼠肠道菌群移植的动物在受到慢性应激或脂多糖(LPS)刺激后,会导致更严重的神经炎症及成年海马神经发生损伤,同时加重其抑郁症状(如图2所示)。这些结果提示,应激易损性的增加可能与海马齿状回区域的小胶质细胞对应激/免疫刺激的响应阈值降低有关。

图2接受抑郁小鼠肠道菌群移植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域的小胶质细胞处于“priming”状态

最后,研究团队使用米诺环素来重塑抑郁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发现米诺环素处理后能显著抑制抑郁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域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修复成年海马神经发生,进而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如图3所示)。

图3米诺环素重塑抑郁小鼠肠道菌群来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并保护海马神经发生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914097/

/文,张进强

一审:王艳红

二审:欧小宏

三审:周涛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栋青南路科研楼
联系电话:418房间接CMA业务,88121696;421行政办公室电话,88121697
邮编:550025
版权所有©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