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院简介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CMA检测服务  对外服务平台  下载专区  友情链接 
站内搜索:
新闻动态

岛津特色质谱技术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
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实验仪器使用...
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实验技能培训...
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实验仪器使用...
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实验仪器使用...
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2023年暑期实...
超高灵敏化学发光成像系统上机培训通知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动态>>正文
我院中药资源学科团队在环境毒理学TOP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发文揭示慢性暴露AFB1可能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2023-05-31 10:13 张进强    (点击: )

真菌毒素是食品及中药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不仅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而且是影响中药品质与用药安全的关键风险因子之一。在已知的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B1(AFB1),AFB1是一种无嗅、无味、无色的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和稳定性,其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据估计,全球约有4.5~5.5亿人长期接触AFB1。除了具有慢性致癌、致畸等作用外,AFB1急性暴露会引起严重的肝肾毒性。过量摄入AFB1对机体的毒害作用的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对低摄入人群,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的AFB1后是否存在健康风险并不清楚。

近日,我院中药资源学科团队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ronic exposure to aflatoxin B1 increases hippocampal microglial pyroptosis and vulnerability to stress in mice”的文章。该文揭示了慢性AFB1暴露会导致血脑屏障破坏,AFB1进入脑实质后会诱导小胶质细胞发生焦亡,进而抑制成年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发生,从而降低个体对应激的抗性,反而使他们对低强度的应激更敏感。该研究首次证明了长期摄入AFB1,尽管单次摄入量比较少,但也有可能增加精神疾病的患病风险。这些发现可为系统评估AFB1的暴露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减弱AFB1神经毒性提供了分子靶点。

图1论文快照

图2慢性AFB1暴露导致血脑屏障破坏并诱导小胶质细胞焦亡

图3慢性AFB1暴露抑制成年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发生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是环境毒理学领域的TOP期刊,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二区,毒理学一区,当前影响因子为7.12,在本领域有较高的影响力。我院研究生苏大鹏第一作者,我院周涛教授和青年教师张进强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贵州中医药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单位。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7651323004955?via%3Dihub

图文/张进强

一审:王艳红

二审:李鹏飞

三审:潘  琪

上一条: 我院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发文揭示肠道菌群调控应激易感性的机制
下一条:我院周涛教授团队在医学-药学领域一区TOP杂志《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发文揭示木通皂苷D的抗抑郁机制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栋青南路科研楼  联系电话: 418房间接CMA业务,88121696;421行政办公室电话,88121697 邮编:550025